薄薄的一層霧紗,輕籠在靜逸的重慶,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浸染秋去冬來的落葉,給大寬換上了新裝
時光一次又一次,見證著科技的發展!
一年一度春花秋實,時光飛逝,不經意間大寬科技已經走過了14個年頭,14載的天空詮釋著一名老員工生命的價值和意義,14載風霜雨雪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故事,14載的歷史足以證明一個企業家的胸懷和大氣。伴隨著大寬科技點點滴滴成長的足跡,我緊隨其后執著的走近、走進、走盡了大寬科技。今天在大寬科技面臨著歷史發展不可逆轉和不斷變革與發展的轉型期,我和我的大寬也將展現在你、我、她的面前。
大寬科技最早走近我的世界是2006年,懵懵懂懂的我對于公路工程信息化還是那么的陌生和遙遠,彷佛在天國以外距離我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就在2007年9月初在甘肅省漳縣一場如火如荼的公路工程信息化演示會讓我這位曾經深入田間地頭的水利干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與會專家和技術人員對信息化管理手段和高科技技術應用的渴望和追求,不斷的學習、詢問、了解、討論和答疑,讓此次演示會別開生面。自此以后大寬科技這個響亮的名慧在古絲綢之路開始生根發芽,并先后在會宕路、天定高速、5.12地震災后重建項目開始全線導入V~M 多項目管理系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始全面覆蓋甘肅黃河以西,以及慶陽、天水、甘南、隴南全省14個地、州市,為甘肅省交通行業的發展和建設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思路,為日后的推廣、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9年四月下旬第一批新員工開始陸續到崗,新員工的到來為公司注入了新鮮血液和活力,2009年4月,新進招募的孫俊德,滿腔熱情,躊躇滿志,但是由于跨行業又年輕對諸多事物不能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孫俊德從單極板的計量、測量、實驗軟件開始學起,反復的溝通,不斷地提高,深入的探討,不停的改正。甚至住在施工一線和施工單位計量工程師一起解決問題,最讓我難以忘卻的是災后重建項目,我和孫俊德深入隴南各縣開始技術服務和催款,一扎就是半個多月,由于山路施工加之雨多路滑,累了就找個寬敞的地方睡覺,一路顛簸一路前行,車滑倒懸崖峭壁邊緣上,抬起來再走,以至于外協單位的同行大呼,我實在受不了了,孫俊德依然沒有退縮不前,直至全線完成隴南地區所有地震災害重建項目的信息化建設任務,最終獲得了業主的稱贊和好評。在最初的最艱難歲月里,為了鼓舞士氣,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員工工作總經理毅然決然進行了多次辦公室的搬遷,有了新的辦公環境,我們干勁十足,一次次深入一線與工程技術人員一道前赴后繼,不斷的開啟我們一直追尋的大寬夢。在此期間公司先后進行了車輛的購置、人員的調整、辦公室的改造、雙軟的認證以及新辦公室的搬遷,這一系列的行動我都歷歷在目,猶如昨天。正是張巍總經理這種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快馬揚鞭的精神鼓舞和感染著我一步步走來,公司以大幅攀升的態勢從2007年不足百萬的業績至2009年千萬的業績直追國內公路行業十大公路軟件企業,3年一個臺階。我清晰的記得2015年公司業績已接近6000萬,員工由2007年2人發展為93人。曾幾何時我們的同行業在甘肅同業項目聽到大寬,主動退出直接告訴業主我們干不過。
任何企業都離不開文化,在大寬科技日日夜夜奮斗的日子里,我看見大寬的員工們一個個茁壯成長,從剛走向社會的毛頭小子到今天的區域經理、大區經理、副總經理……從張巍總經理提出的“不拋棄、不放棄”到今天的敢為人先、抱團取暖,營造高科技產業孵化基地的全新理念,為社會、為地區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一批批人才和技術,在黃河、長江上架起信息化橋梁的紐帶,重慶大寬科技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披荊斬棘迎接機遇和挑戰!風蕭蕭兮易水寒,在溫情似水的初冬時節,我們充滿陽光、滿懷激情的期待,也是我們富有創造力的開始。更是大寬科技全體員工共同見證歷史的一年。今天我和我的伙伴們共同迎來了大寬科技新的紀元、迎來了大寬科技發展轉型的春風。
因為14年前一個平凡的日子,被一個不平凡的人,把大寬科技這個名字寫進了西南、西北公路工程信息化,把大寬科技的火種播散在了長江、黃河、兩岸,“翔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操琴而六馬揚秣”又因為張巍總經理的感召,把西南、西北曾經的陌生人聚集在了一起,走進了我們這個大家庭,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提議大家用熱烈的掌聲、吶喊聲為我和我的大寬表達我們的大家共同的心聲、祝福重慶大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興旺發達、蒸蒸日上!
西北分公司:張旭東